冬山河生態綠舟園區內規劃梯田、菜園、濕地和山林,儼然是宜蘭的縮影。 圖/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提供分享


冬山河生態綠舟」原本最近要開園,不少民眾殷殷期盼,但是歷經蘇迪勒和杜鵑雙強颱侵襲,園區滿目瘡痍,上千棵樹倒伏,恐怕趕不及在今年開園,縣府研議在明年4月22日的「世界地球日」開園,屆時結合綠色博覽會,帶動人潮。


冬山河生態綠舟早期命名為冬山河森林公園,歷經18年建置,投入12.6億元經費,園區規劃梯田、菜園、濕地和山林,儼然是宜蘭的縮影,全區規劃為3大區域,分別是大地遊戲區、學習體驗區及友善生活區。


縣府從今年3月開始,陸續舉辦各項活動為開園暖身,5月開始提供導覽服務,舉辦「人人都是食神」、「冬山春日唱秧歌」讓民眾體驗捲起褲管下田插秧,「冬山河水路漂流」則讓民眾組成獨木舟先遣部隊,協助測試未來水上活動的完整性。


今年中的「2015愛戀桃花源婚禮」活動中,19對新人在美麗的冬山河美景中,接受大家的見證與祝福;暑假時也規劃「方舟藝饗─創作工作坊」,邀請民眾運用想像力,打造具在地特色的藝術方舟。



歷經蘇迪勒和杜鵑雙強颱侵襲後,園區滿目瘡痍,上千棵樹倒伏。 記者吳佩旻/攝影分享


縣府工旅處表示,原本預計9月中要開園,結果慘遭蘇迪勒颱風侵襲,縣府為兌現承諾,加緊腳步搶修,將開園日延至10月下旬,結果日前又遭杜鵑強颱肆虐,園區內樹木倒伏2300多棵,生活體驗區的噶瑪蘭家屋屋頂還被強風吹走,滿目瘡痍,搶修不及,恐怕無法在今年開園。


「要給民眾最好的!」縣府說,開園並不是將樹木扶正就好,要恢復成原有樣貌,研議在明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開園,不僅呼應對環境生態等議題的重視,在綠博期間開園,也能串聯武荖坑的人潮,推動「雙園區」,結合在地社區參與,帶動整體觀光效益。



《小檔案》冬山河生態綠舟


「冬山河生態綠舟」位於冬山河和安平坑溪、大員排水的匯流處,總面積約18公頃,因位於水陸交會點,因此也扮演交通運輸節點角色,結合鐵路、公路、航運及自行車,連結五大河域及上游的休閒農業區,串聯親水公園、傳藝中心和冬山老街等景點,創造結合自然體驗、環境教育及生態旅遊資訊中心的場域。

生態綠舟在民國84年啟動,86年時完成整體規畫,101年底前配合台鐵新設鐵路、台電高壓電塔移設及鐵路移軌等工程,陸續施工;工程幾度延宕,共花18年規劃建置,是宜蘭水域博物館園區的一環。

生態綠舟與鄰近的傳統園區定位不同,親水公園、運動公園偏向遊憩,而森林公園則是生態教育基地,傳達宜蘭友善生活的概念,未來會輔以季節性大型活動,例如宜蘭綠色博覽會、童玩節等,成為串連各式綠色旅遊資訊的平台。

(資料來源/宜蘭縣政府)
 
 
參考文章: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7328/1228597-%E5%86%AC%E5%B1%B1%E6%B2%B3%E7%94%9F%E6%85%8B%E7%B6%A0%E8%88%9F-%E4%BB%8A%E5%B9%B4%E4%B8%8D%E9%96%8B%E5%9C%92
宜蘭旅遊相關住宿 
arrow
arrow

    leaktinny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